致读者朋友 这段时间,“上善若水”“三生石”等好几位微友问到怎样撰写典型经验材料,有的还希望我直接提供某方面内容的样稿、范本。 我说过,“三好公文课”是课程不是资料库,旨在谈认识、讲规律、教方...
【致读者朋友】上一讲,我们对一位省级领导的卸任讲话稿进行了点评赏析。接下来,我们继续欣赏同一场合的会议主持讲话稿。这篇主持讲话稿的后半截,实际上是一篇完整的讲话稿,与领导本人的讲话稿一样,很动情很煽...
【致读者朋友】昨天,我推出了《记住你》一文的赏析。这篇短文反响之好是我没有想到的——短短12个小时,读者逾千,点赞过百,创造了“三好公文课”的历史新高。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几年前,也是在这个时候,我们...
致读者朋友今天,我们全体同事依依不舍地送走了本单位的一把手——他被组织上交流到一个大城市去任职。我们这位领导,捧着一颗心来,带着一片情去。临别之际,我们给他送上了一份尽管仓促却用心制作的纪念品——他在我...
致读者朋友3月19日,微友“Emma”留言:老师什么时候可以讲讲竞聘稿的写作,有的岗位总是要公开竞聘,深浅不好把握,求教。我当即回复:我在这方面的心得还是比较多的,我自己参加过5次竞聘,经我辅导成功竞聘者成百...
致读者朋友3月19日,微友“Emma”留言:老师什么时候可以讲讲竞聘稿的写作,有的岗位总是要公开竞聘,深浅不好把握,求教。我当即回复:我在这方面的心得还是比较多的,我自己参加过5次(当时写4次,实际上是5次)竞...
致读者朋友上一讲,是从宏观学理、思想认识的角度探讨写作之道。下面这篇文章,则是从具体操作的层面继续探讨。这两篇文章,思考的角度一宏观一微观,恰恰证明了“道”可大可小、可虚可实、可悟可行。这正是道化无际...
致读者朋友上一讲,讲到了写作之道是“三好公文课”中最宝贵的财富。关于写作之道,我除了实践探索,也作过一些理性思考。下面,连续推出我写的两篇短文,与广大读者一起谈经论道。 写作之道1这篇文章,谈的是写作之...
致读者朋友这几天,“三好公文课”的注册用户暴涨,现在已经达到了8487人。暴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:一是我到某市讲了一堂课,吸了不少粉;二是一位在广东省高校任教的朋友,在本校学生中推荐这门课,颇受欢迎。“三好公...
致读者朋友3月14日,微友“上善若水”给我发消息,谈到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难题:我们春节前接到通知,要在即将召开的省级某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。接到这样的通知的确让人兴奋,我们马上着手准备材料。我们先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