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读者朋友
这里先向熟悉我的同事、朋友提个请求,今后大家在公众号中给我留言的时候,请称呼我“成老师”,不要暴露我的身份。原因嘛,一来我是当大学老师出身的,失去了才知道失去的可贵。我喜欢“老师”这个称呼,它能唤起我很多美好的回忆。二来在“三好”公文课的课堂上,我的身份就是一个老师,开这门课并不是职务行为。三来我是一名领导干部,还是低调些好。拜托各位!
开通公众号这段时间,我感到脑子越用越灵,写文章的时候不仅灵感来得多,还来得快,所以常有神来之笔(哈哈,自以为)。下面这篇稿子,我是一气呵成的,只用了2个小时多一点。自己感觉写得不错,希望对大家也有启发。
颜值担当,这是从娱乐圈里冒出来的新词,指的是一个团队或一部戏里颜值最高的那个人。
我觉得,这个词用在材料界也挺合适,不仅时髦,还有更为丰富的含义。
前几天,我和单位里的小郭坐在电脑前改材料,原稿是某厅草拟的。我一打开文件,没看文字,先把页边距、页眉、页脚、页码设置以及字体字号、字间距、行间距等统统按标准格式调整了一番。小郭在旁边笑道:“成老师,很多人都说我们单位的人有强迫症,拿到一个材料首先要检查排版,不规范的就看不过眼。”
的确,不仅我是这样,我身边一大群同事都有这种文稿“洁癖”和“强迫症”,文字工作做得越久、材料写得越好的人越是如此。这种重视排版、讲究文面的好习惯,体现的是一丝不苟的专业素养,更是对材料高度负责的专业精神。
现在是个互联网+的写作时代,电脑和网络在给写材料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,也使“抄手”大行其道。有的抄手,抄都抄得不像样子、不负责任,只管复制+粘贴,连网络格式也不清除,甚至超链接都还看得见,一篇文章、一个段落中掺杂着不同的字体字号(当然不是有意识地用不同字体突出分级标题),说得好听叫“混搭”,说得难听点儿简直就是个衣冠不整、袒胸露乳的“文字流氓”。
抄袭是一种盗窃行为,也是一种偷懒行为。抄了以后连排版都不管不顾,那是懒上加懒,比“纯盗窃”还可耻还可恨!
大家可以想想看,社会上好些个小偷,不管是偷单车还是偷汽车的,多少会提心吊胆、遮遮掩掩,至少把偷来的东西改头换面一下再拿出来。可我们有些坐在办公室里的“精英人士”,西装穿着,空调吹着,铁饭碗捧着,人前人后特有面子,可就是一点儿文品都没有,一点儿文面也不讲。明明是从书上、从网上偷文章,却偷得心安理得、坦坦荡荡,连遮羞的事儿都不屑于做。是可忍,孰不可忍!
这样的人写文章,不用说什么颜值担当,而是根本没有担当。
。
回想起来,我注重文面的习惯,是从小时候写作业开始的。小学低年级用铅笔写作业的时候,我的橡皮擦消耗量还挺大。到了用钢笔的时候,作业写错了经常擦不干净,不干净自己就看不下去,于是就尽可能想好了再写,尽量避免写错。如果实在是错大了,我不会涂改,而是选择重新抄一遍。到了上大学的时候,还是用笔来写材料,为了追求效率,我的草稿往往写得比较潦草,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了。写完了、改好了,我一定会工工整整、清清楚楚地誊写一遍,然后才交出去。这样不仅给老师留下了好印象,还练出了一笔不错的字。
我上大学的时候,电脑还没有普及,有的老师写书编教材,出版之前需要用方格稿纸誊写。我靠着一笔好字,再加上认真的态度,帮老师“抄”了不少书。有的老师过意不去,会给点儿报酬,当时的行情是抄一页300字的方格稿纸给3毛钱,相当于10个字1分钱。我最厉害的时候,一天挣过十几块,比大学刚毕业的日均工资还高。久而久之,我的中指内侧磨出了一个老茧,至今还留有痕迹。赚钱倒是小事,回过头来看,这段认真抄书、避免出错的经历,培养强化了我做事的细心,进而养成了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想好了才动笔的写作习惯。我能在写作之路上走到今天,这样的习惯作用是很大的。
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:“我们反复做的事情,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。因此,卓越并不是一种行为,而是一种习惯。”我离卓越还差得远,但自认为仍有可塑性、成长性。多年来,我不仅写材料的时候注意排版,就连从网上下载收录的资料、自己用电脑做的读书笔记都会按一定的格式排好版。这样不仅方便阅读和取用,自己看起来也觉得舒服。当你连排版这样的细节也很注意时,大的方面一定会做得更好。慢慢地,你就会在习惯做好每一件小事中变得越来越优秀。
写到这儿,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:
我在公众号上发的文章,都是用电脑写的,预先已经按出版印刷的标准格式排了版,特别是一级标题、二级标题,分别用黑体字、楷体字加以标识和凸显。上传到管理平台以后,还基本可以显示出字体字号的原貌,但发布出去以后,在有的手机上显不出来,严重影响文章颜值,明显对不起观众。
怎么办?只要精神不滑坡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字体显不出来,可以用颜色来凸显啊?今后,我在公众号上发文章发讲稿,都会这么干。
来源:三好公文课公众号